寄題睢陽張文照存齋

· 張翥
之子山房結數楹,靜無塵累已攖寧。 此心炯炯同千載,吾道煌煌有六經。 雨後儀型山更好,窗前意思草長青。 工夫要在存存熟,便是齋居座右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攖寧(yīng níng):指擾亂心神的事物平息,心靈寧靜。
  • 炯炯(jiǒng jiǒng):形容目光明亮。
  • 煌煌(huáng huáng):形容光彩奪目。
  • 存存(cún cún):指持續不斷地保持和修煉。

翻譯

這位先生在山中建了幾間房,靜謐無塵,心神寧靜。 他的心如同千年不變的星辰,我們的道義在六經中閃耀。 雨後的山更顯雄偉,窗前的草意愈發青翠。 修煉的功夫在於不斷保持,這便是齋居的座右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士在山中靜修的生活狀態,通過「靜無塵累已攖寧」表達了隱士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詩中「此心炯炯同千載,吾道煌煌有六經」展現了隱士對道義的堅守和對經典的尊崇。後兩句以自然景象寓意隱士的修煉之道,強調了持續修煉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士生活的嚮往和對精神追求的讚美。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