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蕉衫:白色的麻布衣衫。
- 樽罍(zūn léi):古代的酒器。
- 鳴蛩(qióng):蟋蟀。
- 嫦娥:中國神話中的月宮仙女。
- 禿翁:自嘲年老無發的人。
翻譯
浮雲散盡,月亮出現在東方的天際,我穿着白色的麻布衣衫,感受到庭院的空曠與寒冷。 夜空中的星河彷彿映照在酒杯之中,城中的秋聲和鼓角聲交織在一起。 落葉在露水的映照下閃着微光,蟋蟀的鳴叫聲在沒有風的夜晚格外清晰。 這是我第五十三次見到中秋的月亮,只怕嫦娥會嘲笑我這個禿頂的老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夜晚的景象,通過浮雲、月亮、星河、秋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哀愁的氛圍。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無常的思考。詩中的「白蕉衫冷小庭空」和「城郭秋聲鼓角中」等句,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衡山福嚴寺二十三題爲梓上人賦般若寺 》 —— [ 元 ] 張翥
- 《 宋徽宗畫梔禽 》 —— [ 元 ] 張翥
- 《 送鄭喧宣伯赴赤那思山大斡耳朶儒學教授四首其四 》 —— [ 元 ] 張翥
- 《 籌峯真館追鬆瀑黃石翁尊師 》 —— [ 元 ] 張翥
- 《 好事近 寒夜 》 —— [ 元 ] 張翥
- 《 衡山福嚴寺二十三題爲梓上人賦般若寺 》 —— [ 元 ] 張翥
- 《 成居竹有書報甥傅君亮至揚州言其家與外表舅吳仲益及婦家二叔學生韓與玉全家無恙喜甚有懷 》 —— [ 元 ] 張翥
- 《 豫章山房爲見心復公賦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