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之什六章

雨雪滂滂,我馬??。 不有勞者,誰其得寧。 受賦於旻,亦莫敢明。 夫既寧止,曰又淫止。 雨雪霏霏,我馬蓰蓰。 不有寧者,厥勞焉施。 受賦於旻,亦莫敢辭。 夫既勞止,曰又謠止。 厥謠惟諑,匪齒以角。 豈不爾好,裾接則涅。 人亦有言,投之有庳。 毋投有庳,彼人奚罪。 毋謂爾蜮,毋謂爾回泬。 縱生憧憧,獨我之孽。 毋謂餘璠,毋謂餘靡愆。 曷不悄悄,言思其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滂滂(pāng pāng):形容雨雪下得很大。
  • ??(pī pī):形容馬疲勞的樣子。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雨雪細密。
  • 蓰蓰(xǐ xǐ):形容馬行走艱難。
  • 諑(zhuó):誹謗,中傷。
  • 涅(niè):染黑。
  • 庳(bēi):低窪的地方。
  • 蜮(yù):傳說中的水中怪物,能含沙射人。
  • 回泬(huí jué):迴旋的深水。
  • 憧憧(chōng chōng):形容心動不定。
  • 璠(fán):美玉。
  • 靡愆(mǐ qiān):沒有過失。
  • 悄悄(qiǎo qiǎo):憂愁的樣子。

翻譯

雨雪下得很大,我的馬兒疲憊不堪。 如果沒有勞苦的人,誰能得到安寧。 從天而降的賦稅,也不敢明確拒絕。 既然已經安寧,卻又過度沉溺。 雨雪細密,我的馬兒行走艱難。 如果沒有安寧的人,他們的勞苦又怎能施展。 從天而降的賦稅,也不敢推辭。 既然已經勞苦,卻又被謠言所困擾。 那些謠言只是誹謗,不用牙齒而用角。 難道不是對你好,衣襟相接卻被染黑。 人們有言,投擲到低窪之地。 不要投擲到低窪之地,那人又有什麼罪過。 不要說你是水中的怪物,不要說你是迴旋的深水。 即使心生不安,也只是我一個人的罪孽。 不要說我擁有美玉,不要說我沒有任何過失。 爲何不憂愁,思考事情的根源。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雨雪中的勞苦和謠言的困擾,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雨雪滂滂」、「我馬??」等,展現了勞苦者的艱辛生活。同時,通過對謠言和誹謗的描寫,揭示了社會中的不公和險惡。最後,作者呼籲人們要思考問題的根源,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王世貞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人文關懷。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