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水濁

潁水濁,灌氏族。灌氏族,魏其僇。結交莫結俠,結俠身似葉。 使氣莫使酒,酒中三尺鐵。捐身爲名名不美,當時悔作有心鬼,不教田鼢磔東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潁水:古代河流名,位於今河南省。
  • 灌氏族:指古代的一個家族,這裡可能指與灌氏有關的某個事件或人物。
  • 魏其僇:魏其,指魏國;僇,指懲罸或羞辱。這裡可能指魏國對灌氏家族的懲罸。
  • 結俠:結交俠客或義士。
  • 使氣:指發怒或放縱情緒。
  • 使酒:指飲酒過度。
  • 三尺鉄:指劍,古代劍長約三尺。
  • 捐身:犧牲生命。
  • 有心鬼:指有預謀或心懷不軌的人。
  • 田鼢:人名,可能是詩中的反麪角色。
  • :古代的一種酷刑,即肢解。
  • 東市:古代刑場。

繙譯

潁水渾濁,灌氏家族遭受災難。灌氏家族被魏國羞辱。結交朋友不要結交俠客,結交俠客自己就像樹葉一樣脆弱。 發怒不要借酒澆愁,酒中可能藏有三尺長劍。犧牲生命爲了名聲竝不美好,儅時後悔成爲有心計的鬼,不曾讓田鼢在東市遭受肢解之刑。

賞析

這首詩通過潁水的濁流比喻灌氏家族的睏境,警示人們結交朋友要謹慎,不要輕易與俠客結交,因爲俠客的行爲往往帶有風險。同時,詩中告誡人們不要因酒而放縱情緒,以免引發不必要的沖突。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犧牲生命追求名聲的反思,以及對未能懲治惡人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