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大守行
太守未行屯,與敵共雁門。雁門得太守,始復爲漢有。
太守來,匈奴走。碧眼番兒射鵰手,目瞬舌噤畏木偶。
臨江死,太守生,長信官中氣未平。太守死,單于喜,未央宮中上拊髀。
曷不早赦臨江王,孝子忠臣兩無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屯 (tún):駐紮。
- 番兒:指外族人。
- 目瞬舌噤:形容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 木偶:比喻無用或無生命的東西。
- 長信官:漢代宮殿名,這裏指宮廷。
- 拊髀 (fǔ bì):拍大腿,表示高興或激動。
- 曷 (hé):何不。
- 臨江王:指漢武帝的弟弟劉武,因謀反被殺。
翻譯
太守還未開始駐紮,就已經與敵人共同佔據了雁門。雁門因爲有了太守,才重新成爲漢朝的領土。太守一來,匈奴就逃走了。那些碧眼的外族弓箭手,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害怕得像面對無生命的木偶一樣。太守在臨江死去,而宮中的氣氛還未平息。太守的死讓單于高興,未央宮中的人拍大腿慶祝。爲何不早點赦免臨江王,這樣孝子忠臣都不會受到傷害。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太守的生死,展現了太守對雁門的重要性和對匈奴的威懾力。詩中「太守來,匈奴走」簡潔地表達了太守的威武和匈奴的畏懼。後半部分通過宮廷的反應,揭示了政治鬥爭的殘酷和對忠臣的不公。最後一句「曷不早赦臨江王,孝子忠臣兩無傷」表達了對歷史的反思和對忠臣的同情,體現了詩人對正義和道德的堅持。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秋日過於鱗郡齋分賦十體得發字 》 —— [ 明 ] 王世貞
- 《 初出京口 》 —— [ 明 ] 王世貞
- 《 解語花 · 題美人捧茶 》 —— [ 明 ] 王世貞
- 《 東泉丈解太僕歸從少春兄遊有寄 》 —— [ 明 ] 王世貞
- 《 菩薩蠻 迴文 》 —— [ 明 ] 王世貞
- 《 明卿約以秋月枉駕尋有詩來改訂春期賦此促之 》 —— [ 明 ] 王世貞
- 《 白蓮池 》 —— [ 明 ] 王世貞
- 《 挽九十三湯翁翁嘗爲吳邑丞時令子中丞以候代留襄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