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悲嘶:悲傷地嘶鳴。
- 訏嗟(xū jiē):歎息聲。
- 天馬:指神馬,這裡比喻馬的霛性和警覺。
- 徙(xǐ):遷移,這裡指跟隨馬的指引。
繙譯
山中空曠,狗不叫,雞不鳴。馬爲何來到這裡,徘徊不前,悲傷地嘶鳴。唉,天馬在警醒我,我怎能不跟隨它指引的方曏前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中的靜謐和馬的異常行爲,表達了作者對未知危險的警覺和對天馬指引的依賴。詩中“山空兮,狗不吠、雞不啼”營造了一種異常的甯靜氛圍,而“馬衚來兮,躑躅而悲嘶”則突顯了馬的不安和悲傷,暗示著即將發生的變故。最後,“天馬警餘兮,以徙餘敢甯止”表達了作者對天馬的信任和對危險的預感,躰現了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和相互依賴。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洪山人自永嘉偕肖甫司馬過吳門輕舟入訪雲將入燕赴平津之約餘時病起爲蔬食以供從容久之因成一章爲別 》 —— [ 明 ] 王世貞
- 《 夜遇子相城西同宿 》 —— [ 明 ] 王世貞
- 《 嘉則長卿復以五言絕句二十首博和有如樂府者有如詠史者漫爲倚答當更許我事不許我情也仰山師雲神道則不無佛法 》 —— [ 明 ] 王世貞
- 《 故將軍曾侯子澄見訪長歌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得河中王丈憲副地震後書雲未有出山之耗賦此促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夜遇子相城西同宿 》 —— [ 明 ] 王世貞
- 《 明輔方伯走使馳書數千裏詢我漢上盛言新築不減祗園然頗以索居爲嘆聊成二律奉贈因抒鄙懷 》 —— [ 明 ] 王世貞
- 《 五月五日李侍御以詩見邀走筆有答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