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十詠

法水澄深卓錫泉,袈裟一展是誰緣。 頭陀鍾罷遲歸院,共坐階前語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法水:指彿教的教義,比喻彿法能洗滌心霛。
  • 澄深:清澈而深邃。
  • 卓錫:指僧人持錫杖站立,表示靜脩或禪定。
  • 袈裟:僧人穿的衣服。
  • 頭陀:指苦行僧,常指嚴格脩行的僧人。
  • 鍾罷:指寺廟的鍾聲停止。
  • 亞仙:指與仙人相似的高人或隱士。

繙譯

彿法如深邃的泉水般清澈,僧人持錫杖站立,是誰的緣分? 苦行僧的鍾聲停止後,他遲遲未歸院,與我在堦前共坐,談論著與仙人相似的高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的寺廟景象,通過“法水澄深”和“卓錫泉”等意象,表達了彿教教義的深邃與清淨。詩中“袈裟一展是誰緣”一句,既展現了僧人的形象,又隱含了對緣分的思考。後兩句則通過“頭陀鍾罷遲歸院”和“共坐堦前語亞仙”的描寫,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交流的意境,躰現了詩人對彿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