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五子篇南昌餘曰德
才士地不乏,岷峨所鍾英。
之子試爲令,快若刃發硎。
循吏在中牟,亦足垂其名。
改途遵詞苑,方駕結齊盟。
雅鄭紛奏前,至耳選其正。
白雪發高倡,下流皆令聲。
安得凌風翰,長翱於玉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這裏泛指四川地區。
- 刃發硎:硎(xíng),磨刀石。刃發硎,比喻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 循吏:遵循正道的官吏。
- 中牟:地名,今河南省中牟縣。
- 詞苑:指文學創作的領域。
- 方駕:並駕齊驅,比喻才能相當。
- 齊盟:同盟,這裏指文學上的同道。
- 雅鄭:雅,指高雅的音樂或文學;鄭,指鄭國的音樂,後泛指通俗的音樂或文學。
- 白雪:指高雅的文學作品。
- 下流:這裏指文學作品的流傳。
- 令聲:美好的名聲。
- 凌風翰:翰,指鳥的翅膀。凌風翰,比喻高飛。
- 玉京:道教中天帝的居所,這裏比喻文學的高境界。
翻譯
才子之地從不缺乏,岷山和峨眉山所孕育的英才。 這位子嘗試成爲縣令,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如同利刃從磨刀石上新發。 作爲遵循正道的官吏在中牟,也足以留下他的名聲。 後來改走文學創作的道路,與同道並駕齊驅,結成文學上的同盟。 高雅與通俗的文學作品紛呈眼前,他能從中選出真正的美。 高雅的文學作品發出高亢的吟唱,其流傳下來的都是美好的名聲。 如何能夠乘風高飛,長久地在文學的高境界中翱翔。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餘曰德的才華與成就,從他爲官到文學創作的轉變,展現了他的多方面才能。詩中通過「刃發硎」、「循吏在中牟」等形象的比喻,突出了餘曰德的才能和名聲。後文則通過「白雪發高倡」等詞句,表達了對其文學成就的讚賞,以及希望他能在文學領域達到更高境界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才子的風采。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郡伯嘉興沈侯自署曰五湖釣叟吳人孫枝寫圖周天球篆首而世貞歌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大宗伯徐公攜阿倩見餞婁江命賦之得二絕 》 —— [ 明 ] 王世貞
- 《 和峻伯蓬萊閣六絕 》 —— [ 明 ] 王世貞
- 《 題楓谷卷爲杭州喻邦相 》 —— [ 明 ] 王世貞
- 《 包參軍登岱還訪餘海上將還四明因贈二律 》 —— [ 明 ] 王世貞
- 《 莫愁樂 》 —— [ 明 ] 王世貞
- 《 重過張太學因贈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解任後得明卿罷官報寄贈二章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