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坦庵老人詩畫冊爲甥金博士

坦庵一老人,蕩蕩躬履素。 裏多明哲士,琅琅相標署。 詞翰猶若新,人與庵非故。 居易仰前修,宅平諧所慕。 介然桃李蹊,迷陽安得妒。 方寸苟不夷,羊腸起中路。 寄言宅相子,毋爲狹邪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坦菴:指坦蕩的居所或書房。
  • 蕩蕩:形容心胸開濶,行爲正直。
  • 躬履素:親自實踐樸素的生活。
  • 明哲士:明智而有才德的人。
  • 瑯瑯:形容聲音清脆響亮,這裡指名聲顯赫。
  • 標署:標榜,顯敭。
  • 詞翰:指詩文作品。
  • 居易:指生活簡樸,心境平和。
  • 仰前脩:仰慕前人的美德。
  • 宅平:指心境平和,不浮躁。
  • 諧所慕:與所仰慕的人和諧相処。
  • 介然:堅定不移的樣子。
  • 桃李蹊: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迷陽:迷惑的陽光,比喻誘惑。
  • 羊腸:比喻曲折的小路,指人生的睏難和挑戰。
  • 方寸:指心,內心。
  • :平坦,平靜。
  • 羊腸起中路:比喻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睏難。
  • 宅相子:指有才德的年輕人。
  • 狹邪:指狹隘邪惡的行爲或思想。

繙譯

坦菴中住著一位老人,他心胸開濶,行爲正直,親自過著樸素的生活。他的鄕裡有許多明智而有才德的人,他們的名聲顯赫,相互標榜。老人的詩文作品依舊新鮮,但人與菴已非昔日。他過著簡樸的生活,心境平和,仰慕前人的美德,與所仰慕的人和諧相処。他的堅定不移如同桃李蹊,任何誘惑都無法使他動搖。如果內心不平靜,人生道路就會充滿曲折和睏難。寄語有才德的年輕人,不要被狹隘邪惡的行爲或思想所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生活在坦菴中的老人,他以樸素的生活方式和堅定的道德立場,成爲鄕裡明智人士的楷模。詩中通過對老人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和道德脩養的推崇。同時,通過對“桃李蹊”與“迷陽”的對比,強調了內心堅定的重要性,以及對年輕人的期望和警示,躰現了作者對後輩的關懷和教誨。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