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自三月朔抵留任於今百三十日矣中間所見所聞有可憂可憫可悲可恨者信筆便成二十絕句至於適意之作十不能一亦
紅女機裁供奉稀,外家無復恃恩私。
江東父老聊須活,此是堯湯水旱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shuò):農曆每月的第一天。
- 留任:指官員在原職上繼續任職。
- 可憂可憫可悲可恨:形容各種令人憂慮、同情、悲傷和憤怒的情緒。
- 信筆:隨意地書寫。
- 絕句:一種四行詩,每行五或七個字。
- 適意:滿意,合心意。
- 區區:形容微小或不重要。
- 心緒:心情,情緒。
- 況味:境況和情味。
- 紅女:指宮女。
- 機裁:機巧的裁決,這裏指宮女們的工作。
- 供奉:指宮女爲皇室服務。
- 外家:指皇室以外的家庭。
- 恃恩私:依賴個人的恩寵。
- 江東父老:指江南地區的百姓。
- 堯湯水旱時:指古代堯帝和湯帝時期的水旱災害,這裏比喻國家遭遇的困難時期。
翻譯
自從三月初一我留任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天,期間所見所聞,有許多令人憂慮、同情、悲傷和憤怒的事情。我隨意地寫下了二十首絕句,至於那些令我滿意的詩作,十首中難有一首,這也反映了我微小的一段心情和境況。
宮女們的工作減少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個人的恩寵。江南的百姓們只是勉強維持生活,這正是國家遭遇困難,如同古代堯帝和湯帝時期的水旱災害一樣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作者在留任期間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觀察和感受。詩中,「紅女機裁供奉稀」一句,既描繪了宮廷生活的變遷,也隱喻了國家政治的動盪。而「江東父老聊須活,此是堯湯水旱時」則表達了作者對百姓艱難生活的同情,以及對國家面臨困境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深刻關注和對民生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