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長子自泰山歸以百三十韻詩見誇因成俚歌奉嘲
樑伯龍,真龍伯,自從釣鰲忤上帝,壓之尚餘三百尺。
笑語王先生,長者所苦爲杯棬。男兒失意則蓬累,焉能委身眉睫間。
北渡洪河,東遊泰山。舉頭出天門,舒手捫日觀。白雲封中起,袖欲割其半。
嶽帝不敢呵,玉女一笑粲。是何魍魎來,令我山靈怖欲竄。
樑伯龍,醉攜金壺汁,倒翻玉女盆。詩成一千三百言,千三百顆明珠圓。
長吟短詠不肯眠,西風吹骨骨欲顛,其若囊中無一錢。
王先生爲汝作詩劵,減之一字一匹絹。天公籠統無月旦,買者爲誰復誰怨。
樑伯龍,勿懊惱,歸來從容問若姥。東家侏儒日苦飽,長者不呆真是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釣鼇(diào áo):古代神話中的一種行爲,比喻有遠大抱負或非凡的才能。
- 忤(wǔ):違背,不順從。
- 盃棬(bēi quān):指酒盃,比喻飲酒。
- 蓬累(péng lěi):比喻流浪無定。
- 眉睫(méi jié):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
- 洪河:指黃河。
- 天門:指泰山的天門,即南天門。
- 日觀:指泰山上的日觀峰。
- 魍魎(wǎng liǎng):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比喻邪惡或不明的力量。
- 玉女:指泰山上的玉女峰。
- 金壺汁:比喻美酒。
- 明珠圓:比喻詩句優美如明珠。
- 月旦:指月末,比喻評價或評論。
- 若姥(ruò lǎo):指老婦人,這裡可能指梁伯龍的母親。
- 侏儒(zhū rú):身材矮小的人,比喻無能或卑微的人。
繙譯
梁伯龍,真如龍伯一般,自從因釣鼇違背了上帝,被壓之下還賸三百尺。他笑著對王先生說,長者所苦衹是因爲飲酒。男子若失意便會流浪,怎能屈身於人眼前。他北渡黃河,東遊泰山。擡頭走出天門,伸手觸摸日觀峰。白雲從封中陞起,他想用袖子割下一半。嶽帝不敢呵斥,玉女衹是微笑。是什麽樣的魍魎來了,讓山霛都感到恐懼想要逃竄。梁伯龍,醉後帶著金壺美酒,倒繙玉女的盆。他寫成一千三百句詩,每一句都像圓潤的明珠。他長吟短詠不願睡去,西風吹得骨頭都要顛倒,可惜囊中卻無一分錢。王先生爲你寫下這首詩,每減一字就少一匹絹。天公籠統沒有月末的評價,買者是誰又怨誰呢。梁伯龍,不要懊惱,廻去從容地問問你的老母親。東家的侏儒每天喫得苦飽,長者不呆真是寶。
賞析
這首作品以誇張的筆觸描繪了梁伯龍的形象,通過“釣鼇忤上帝”、“壓之尚馀三百尺”等意象,展現了他的非凡才能和遠大抱負。詩中“北渡洪河,東遊泰山”等句,生動地描繪了他的遊歷經歷,而“醉攜金壺汁,倒繙玉女盆”則形象地表現了他的豪放不羈。最後,通過對比“東家侏儒”與“長者不呆”,強調了梁伯龍的價值和獨特性。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開濶,情感豐富,充分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對梁伯龍的贊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