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樓有懷諸君

樾森臺館集冠裳,兩日幽棲語對牀。 別後襟懷徒自惘,夜來風雨得無狂。 君應北望思玄境,我欲東歸臥醉鄉。 遙想諸賢羣聚處,漫勞星使記遐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樾(yuè)森:指樹木茂盛。
  • 臺館:指高雅的居所或會館。
  • 冠裳:指穿着正式的服裝,這裏指來訪的賓客。
  • 幽棲:隱居。
  • 語對牀:指同牀共話,形容親密交談。
  • 襟懷:胸懷,心情。
  • 玄境:深奧的境界,這裏可能指北方的高雅之地。
  • 醉鄉:指沉醉的狀態,比喻隱居或忘卻世事的地方。
  • 星使: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 遐方:遠方。

翻譯

山樓之上,樹木茂盛,臺館中聚集着穿着正式的賓客,兩日來我們隱居在此,同牀共話。 分別之後,我的心情空自迷茫,夜晚的風雨是否也顯得狂放? 你們應該會北望那深奧的境界,而我想要東歸,沉醉在隱居之地。 遙想各位賢士聚集的地方,漫不經心地讓朝廷的使者記下這遠方的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樓上的隱居生活,以及對友人的深切懷念。詩中通過「樾森臺館」、「幽棲語對牀」等意象,展現了隱居環境的清幽與與友人親密交談的情景。後句通過「襟懷徒自惘」表達了對友人離別後的空虛與迷茫,而「君應北望思玄境,我欲東歸臥醉鄉」則體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與對友人前程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隱居生活的珍視。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