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甫遠駕見訪遂成四章情見乎辭
前人工織錦,後人但織縞。
縞故不足言,無錦縞亦好。
念我平生驩,來自千里道。
契闊未及陳,涕淚如橫潦。
鼎養隨形盡,恩誠委秋草。
所以先達言,榮名竟爲寶。
搦管不自斑,安能爲君藻。
矯矯濟南生,其骨惜已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織錦:古代指精美的絲織品,比喻美好的事物。
- 織縞:指普通的白色絲織品,比喻普通或不足道的事物。
- 驩(huān):歡喜,快樂。
- 契闊:久別重逢。
- 涕淚:眼淚。
- 橫潦:氾濫的水,比喻淚水之多。
- 鼎養:指用鼎烹飪食物供養,比喻供養或養育。
- 恩誠:深厚的恩情和真誠。
- 委:拋棄,丟棄。
- 秋草:秋天的草,比喻衰敗或被遺忘。
- 先達:指前輩或賢人。
- 榮名:榮譽和名聲。
- 搦管:握筆。
- 自斑:自愧不如。
- 君藻:指爲君王或尊貴者所作的文藻,即華美的文章。
- 矯矯:形容英勇或出衆。
- 濟南生:指濟南的才子。
- 骨惜已槁:形容人的精神或才華已經枯竭。
翻譯
前人擅長織造精美的錦緞,而今人只能織造普通的白縞。白縞固然不值一提,但沒有錦緞,白縞也算不錯。想起我平生的歡樂,你從千里之外趕來相見。久別重逢,未來得及敘舊,淚水已如氾濫的洪水般橫流。供養隨着生命的終結而結束,深厚的恩情和真誠如同秋草被拋棄。因此,前輩們說,榮譽和名聲終究是寶貴的。握筆自愧不如,怎能爲你寫出華美的文章。那位英勇出衆的濟南才子,他的精神或才華已經枯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織錦」與「織縞」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實平凡生活的接受。詩中,「涕淚如橫潦」形象地描繪了久別重逢時的激動心情。末句對「濟南生」的哀悼,則透露出對才華消逝的惋惜。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才華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