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竊:私下,謙詞。
- 和氏璧:古代著名的美玉,這裏比喻珍貴的才能或品德。
- 皎潔:明亮潔白。
- 辭璞:離開原石,指被發現或被認可。
- 奏:呈獻。
- 熒然:微光閃爍的樣子。
- 粲玉齒:形容笑容美好。
- 九賓:古代宴會上接待賓客的九種禮節,這裏指衆多賓客。
- 虔:恭敬。
- 玷缺:瑕疵,缺陷。
- 連城:價值連城,極言其珍貴。
- 完歸:完整無缺地歸還。
翻譯
我私下裏擁有一塊和氏璧,它明亮潔白如同秋天的月亮。當它還未從原石中被發現時,擔心的是長久被埋沒。一旦在秦庭上呈獻,其精美的光芒便閃爍着發出。美麗的女子露出燦爛的笑容,衆多賓客都爲之驚歎不已。如果持有它的人不夠恭敬,它就可能出現瑕疵。你一定要珍愛這價值連城的寶物,完整無缺地歸還,以此作爲離別的寄託。
賞析
這首詩以和氏璧比喻人的才華與品德,表達了詩人對弟弟敬美北上的期望與囑託。詩中,「皎潔如秋月」的和氏璧象徵着高尚的品質,而「初日奏秦庭」則預示着才華終將被認可。詩人告誡弟弟要珍惜自己的才華,保持品德的完整,以期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完歸」,即保持本色,不辱使命。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弟弟的美好祝願和深切關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答明卿聞元美擢御史中丞督撫鄖陽喜而有寄四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再贈子與十絕子與行餘既以長歌餞別矣臨岐悵然飛龍之乖隔羽翼之無從也因復爲十絕以吳音度之棧馬躑躅行徒掩涕 》 —— [ 明 ] 王世貞
- 《 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朱象玄太史使武昌楚府 》 —— [ 明 ] 王世貞
- 《 贈別王生 》 —— [ 明 ] 王世貞
- 《 青州雜感十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暑中戲簡謝時臣索畫廬山障 》 —— [ 明 ] 王世貞
- 《 信陵行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