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嚴烽舉中夜,遊騎犯秦涼。
天子投袂起,劍屨在寢皇。
左鋒當魚麗,右鎩按龍驤。
曾是東征返,離離缺斧斨。
束胸見使者,距躍諱殘傷。
轉戰焉支嶺,蹀血甌脫場。
塞馬勁如飆,橫驅不可當。
部曲星散盡,獨身擒其王。
枯骨遺鳶喙,英聲貫人腸。
生存百年事,沒者萬年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嚴烽:緊急的烽火。
- 遊騎:遊動的騎兵。
- 秦涼:指秦地和涼州,泛指西北邊疆地區。
- 投袂:揮袖,表示憤怒或決斷。
- 劍屨:珮劍和鞋子,指武裝。
- 寢皇:指皇帝的寢宮。
- 魚麗:古代戰陣名。
- 右鎩:右邊的鋒利武器。
- 龍驤:古代戰車名。
- 缺斧斨:損壞的斧頭和斨(一種兵器),指兵器不全。
- 距躍:跳躍。
- 殘傷:受傷。
- 焉支嶺:地名,位於今甘肅省。
- 蹀血:踏血,形容戰鬭激烈。
- 甌脫:古代邊疆的防禦工事。
- 飆:暴風。
- 橫敺:橫沖直撞。
- 部曲:部下,部隊。
- 鳶喙:鷹的嘴,這裡指鷹啄食。
- 英聲:英勇的名聲。
- 沒者:死去的人。
繙譯
緊急的烽火在半夜燃起,遊動的騎兵侵犯了秦地和涼州。天子憤怒地揮袖起身,武裝齊全地從皇帝的寢宮出發。左邊的鋒利武器對著魚麗陣,右邊的鋒利武器按在龍驤戰車上。曾經是東征歸來,兵器已經損壞不全。士兵們束緊胸甲迎接使者,跳躍著隱瞞自己的傷勢。轉戰到焉支嶺,在甌脫場地上踏血戰鬭。塞外的馬匹強壯如暴風,橫沖直撞無法阻擋。部下們星散殆盡,衹賸下獨自一人擒獲敵王。戰場上枯骨被鷹啄食,英勇的名聲深入人心。活著的人衹有百年壽命,死去的人卻能畱下萬年的芳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戰爭的慘烈與英勇,通過“嚴烽”、“遊騎”、“劍屨”等詞語勾勒出戰爭的緊急與激烈。詩中“束胸見使者,距躍諱殘傷”一句,生動表現了士兵們堅靭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枯骨遺鳶喙,英聲貫人腸”則深刻反映了戰爭的殘酷與英雄的不朽。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戰爭的殘酷,也贊美了士兵的英勇與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