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右溪山亭和諸君韻

涼孤倚高生暮涼,遠從溟海散清蒼。 八窗圖畫元開闢,萬井煙塵隔渺茫。 短榻曲肱忘主客,好風吹夢到羲皇。 吟餘花鳥渾如識,來伴先生作醉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溟海(míng hǎi):古代傳說中的大海,這裏指遙遠的海域。
  • 八窗:指四面八方的窗戶,比喻視野開闊。
  • 萬井:形容城市中房屋密集,街道縱橫。
  • 渺茫: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曲肱:彎曲手臂,這裏指隨意舒適的姿勢。
  • 羲皇: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伏羲,這裏代表古代的理想國。

翻譯

山亭中,涼意隨着高處的風而生,傍晚的涼爽彷彿從遙遠的溟海散發而來,清新而蒼茫。四面八方的窗戶如同開闢了新的圖畫,城市中密集的房屋和街道在遠處顯得模糊不清。隨意地彎曲手臂,倚着短榻,忘記了主客之分,和煦的風吹拂着,讓人夢迴古代的理想國。吟詠完畢後,花鳥似乎都認識了我,它們來陪伴我,一同沉醉在這美好的鄉土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亭中的閒適生活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涼孤倚高生暮涼」一句,既表達了傍晚的涼爽,又隱含了詩人獨處的寧靜與超然。通過「八窗圖畫」和「萬井煙塵」的對比,展現了詩人視野的開闊與對塵世的超脫。後兩句則通過夢境與現實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超脫的境界。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