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吳明卿藩參見寄

大雅文章實起予,風塵甘載滯聯裾。 每從楚客時歌鳳,漫向湘江擬覓魚。 囊裏忽分三秀草,懷中如得九丘書。 獨憐下里當春雪,欲報瓊瑤愧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雅:指高雅的文學作品。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甘載:多年。
  • 聯裾:並肩而行,比喻親密無間。
  • 楚客:指楚地的文人。
  • 歌鳳:比喻高雅的文學創作。
  • 湘江:湖南的一條江,這裏比喻尋找知音或志同道合的人。
  • 覓魚:尋找魚,比喻尋找知音。
  • 三秀草:指三種珍貴的草,比喻珍貴的禮物或知識。
  • 九丘書:古代傳說中的九座山,比喻博大精深的書籍。
  • 下里:指民間的、通俗的。
  • 春雪:春天的雪,比喻高潔的事物。
  • 瓊瑤:美玉,比喻珍貴的禮物或美好的事物。

翻譯

你的高雅文章實在啓發了我,多年來我們親密無間,共同經歷了世俗的紛擾。每當楚地的文人們歌唱高雅之作,我便想在湘江邊尋找知音。突然間,我的囊中分得了三種珍貴的草,懷中彷彿得到了博大精深的九丘書籍。只是可憐我這通俗之作,在春天的雪中顯得格格不入,想要回報你的珍貴禮物,卻感到慚愧不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吳明卿文學才華的讚賞和自身對文學追求的感慨。詩中,「大雅文章實起予」一句,直接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欽佩,而「風塵甘載滯聯裾」則描繪了兩人多年來的深厚情誼。後文通過「楚客時歌鳳」與「湘江擬覓魚」的比喻,展現了作者對高雅文學的嚮往和對知音的渴望。結尾的「獨憐下里當春雪,欲報瓊瑤愧不如」則流露出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謙和對友人禮物的珍視,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內心的謙遜與自省。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