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似鹿石

林中有奇石,髣髴獸潛行。 乍似依巖桂,還疑食野蘋。 茸長綠蘚映,斑細紫苔生。 不是見羈者,何勞如頓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髣髴(fǎng fú):彷彿,好像。
  • 乍似:忽然好像。
  • 依巖桂:依傍在岩石旁的桂樹。
  • 野蘋:野生的蘋果。
  • 茸長:細密而長。
  • 綠蘚:綠色的苔蘚。
  • 斑細:斑點細小。
  • 紫苔:紫色的苔蘚。
  • 羈者:被束縛的人。
  • 頓纓:繫馬的繮繩,這裏比喻束縛。

翻譯

在林中有一塊奇異的石頭,它彷彿是一隻野獸在潛行。 突然間,它好像依傍在岩石旁的桂樹,又像是正在吃野生的蘋果。 石頭上細密而長的綠色苔蘚映襯着,斑點細小的紫色苔蘚生長其中。 這並非是見到被束縛的人,又何必勞煩去解開那束縛的繮繩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林中奇石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豐富想象。詩中,「髣髴獸潛行」一句,即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石頭的形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後文通過對石頭上苔蘚的細緻描寫,進一步增強了這種自然美的感受。結尾的「不是見羈者,何勞如頓纓」則巧妙地以反問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自由狀態的嚮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哲理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爲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爲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度使入相,弭藩鎮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爲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爲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爲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保、衛國公。好著書爲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