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劍門

奇峯百仞懸,清眺出嵐煙。 迥若戈回日,高疑劍倚天。 參差霞壁聳,合沓翠屏連。 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目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七尺或八尺。
  • 嵐煙 (lán yān):山中的霧氣。
  • (jiǒng):遠。
  • 戈回日:比喻山峯高聳,彷彿能擋住太陽。
  • 劍倚天:形容山峯高聳入雲,如同劍一般直插天空。
  • 參差 (cēn cī):不齊的樣子。
  • 霞壁:被朝霞映紅的山壁。
  • 合沓 (hé tà):重疊。
  • 翠屏:翠綠的山峯,像屏風一樣排列。
  • 三刀夢:傳說中晉朝王濬夢見三把刀懸在屋樑上,後多一把,被解釋爲吉兆,預示他將升官。這裏借指美好的景象如同夢境一般。

翻譯

奇峯高聳百仞,清晰地映入眼簾,穿越山間的霧氣。 遠看如戈回日,高聳似劍倚天。 霞光映照的山壁參差不齊,翠綠的山峯連綿重疊如屏風。 想必是那三刀夢中的景象,如今森然呈現在眼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劍門關的雄偉壯觀。通過「奇峯百仞懸」、「迥若戈回日」、「高疑劍倚天」等詞句,生動地表現了山峯的高聳和險峻。詩中「參差霞壁聳,合沓翠屏連」進一步以絢麗的色彩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景的壯美。結尾的「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目前」則巧妙地將現實與夢境結合,表達了詩人對眼前景色的驚歎和讚美。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爲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爲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度使入相,弭藩鎮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爲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爲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爲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保、衛國公。好著書爲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