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道路旁的楡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注釋
沽:買或賣。首句的「沽」是賣的意思,末句的「沽」是買的意思。
花門:即花門樓,凉州(今甘肅武威)館舍名。
花門口:指花門樓口。
楡莢:楡樹的果實。春天楡樹枝條間生楡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楡錢。
序
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春光初臨的涼州城中,對賣酒老人的詼諧戲問,展現了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詩語言具有口語化的特點,用淺近的語言描寫眼前景物,格調詼諧輕鬆,是別具一格的小詩。
賞析
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詩,詩人在經歷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後,驀然領略了道旁楡錢初綻的春色和親見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誘人場面,他就在酒店小駐片刻,讓醉人的酒香驅散旅途的疲勞,幷欣賞這動人的春光。
詩的開頭兩句純用白描手法,從花門樓前酒店落筆,如實寫出老翁待客、美酒飄香的情景,堪稱是盛唐時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動感人的風俗畫,字裏行間烘託出邊塞安定、閭閻不驚的時代氣氛,爲下文點明「戲問」的詩題作了鋪墊。三四兩句詩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實寫付錢沽酒的過程,而是在偶見春色的刹那之間,立即從楡莢形似錢幣的外在特徵上抓住了動人的詩意,用輕鬆、詼諧的語調戲問了那位當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燦燦的楡錢來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詩人豐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詩,讀者可從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
這首詩用口語化的詩歌語言,寫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調詼諧、幽默。詩人爲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動、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細流,回蕩在字裏行間。在寫法上,樸素的白描和生動的想象相結合,在虛實相映中顯示出旣平凡而又親切的情趣。此詩語言富有平實中見奇峭的韻味,給全詩帶來了旣輕靈跳脫又幽默詼諧的魅力。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
岑參的其他作品
- 《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 》 —— [ 唐 ] 岑參
- 《 送綿州李司馬秩滿歸京因呈李兵部 》 —— [ 唐 ] 岑參
- 《 喜華陰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 》 —— [ 唐 ] 岑參
- 《 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 》 —— [ 唐 ] 岑參
- 《 行軍詩二首 》 —— [ 唐 ] 岑參
- 《 韋員外家花樹歌 》 —— [ 唐 ] 岑參
- 《 嚴君平卜肆 》 —— [ 唐 ] 岑參
- 《 臨洮泛舟趙仙舟自北庭罷使還京 》 —— [ 唐 ] 岑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