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

· 岑參
峽口秋水壯,沙邊且停橈。 奔濤振石壁,峯勢如動搖。 九月蘆花新,彌令客心焦。 誰念在江島,故人滿天朝。 無處豁心胸,憂來醉能銷。 往來巴山道,三見秋草彫。 狄生新相知,才調凌雲霄。 賦詩析造化,入幕生風飆。 把筆判甲兵,戰士不敢驕。 皆雲樑公後,遇鼎還能調。 離別倏經時,音塵殊寂寥。 何當見夫子,不嘆鄉關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泊舟:停船靠岸。
  • (ráo):船槳。
  • :更加。
  • 天朝:指朝廷。
  • :開闊。
  • 才調:才華。
  • 凌雲霄:比喻才華高超。
  • 析造化:分析自然界的奧祕。
  • 入幕:指進入朝廷或重要機構。
  • 風飆(biāo):比喻迅速。
  • 判甲兵:指揮軍隊。
  • 梁公:指梁武帝蕭衍,這裏比喻狄侍御。
  • 音塵:消息。
  • 寂寥:稀少。

翻譯

青山峽口,秋水洶涌,我在沙邊停船。 奔騰的波濤震撼着石壁,山峯似乎也在搖動。 九月,蘆花又開,更令我這旅人心焦。 誰會想到在這江島上,故人們都在朝廷中。 無處讓心胸開闊,憂愁來時只能醉酒消愁。 往來於巴山道,已經三次見到秋草凋零。 狄生是新交的知己,才華橫溢,高超如雲霄。 他賦詩分析自然奧祕,進入朝廷如風般迅速。 他揮筆指揮軍隊,戰士們不敢驕傲。 都說他是梁武帝的後代,面對重任仍能從容應對。 離別已久,消息稀少。 何時才能再見夫子,不再嘆息故鄉遙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青山峽口泊舟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壯觀的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對遠方故人的思念和對時局的憂慮。詩中「九月蘆花新,彌令客心焦」一句,既表達了季節的變遷,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焦灼。後文通過對狄侍御的讚美,展現了對其才華和能力的欽佩,同時也透露出對朝廷現狀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闊,語言凝練,展現了岑參詩歌的獨特魅力。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