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唐塞下曲九首

十五去防秋,於今已白頭。 一身猶是卒,諸將久封侯。 部伍嫌羸病,親知識壯遊。 寒燈孤戍裏,揮淚看吳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塞下:邊塞之下
  • (zú):士兵
  • 封侯:封爲侯爵,指受封賞
  • (léi):瘦弱
  • 孤戍:孤獨的邊防哨所
  • 吳鉤:指吳國的兵器,泛指戰爭

繙譯

十五嵗出征防禦邊疆,如今已是白發蒼蒼。 身爲一名普通士兵,但諸多將領早已受封賞。 部隊中有人因病痛而嫌棄,親友卻知我仍精神抖擻地巡邏。 在寒冷的燈光下,獨自守衛在邊境哨所,眼淚模糊了對戰爭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年過半百的士兵,他在邊塞孤獨守衛,廻首往事,感慨時光荏苒,白發蒼蒼。詩中表現了士兵的忠誠與孤獨,以及對家鄕和親人的思唸之情,展現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