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友人紀夢

人人惜別折柳枝,柳枝折斷無相思。 何似輕綃畫垂柳,絲絲化柳柳如絲。 柳絲惹霧復迷煙,暮暮朝朝儼在前。 未及經秋猶有恨,每當夜月更堪憐。 堪憐堪恨情非一,柳絲光怪於斯出。 巍峨金碧擘華堂,窈窕長廊通密室。 主人肅客似故侯,簾櫳玉質欺斜日。 虛疑近前承薄嗔,雙鬟不嗔翻見親。 女郎紈扇半遮面,扇上名花映面新。 凝睇知出離人手,卿家有花我有柳。 便解輕綃學漢皋,女郎微哂吾何有。 搖筆新詩墨數行,驚鴻不礙長條否。 把玩離魂不自持,不知孰柳孰是詩。 梧桐雨滴步佳句,猶是聽雪軒中時。 從此夢料轉生多,求夢不夢可奈何。 但君無忘當年意,誰更風流得似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折柳枝(zhé liǔ zhī):指爲了懷念離別而折柳枝。 輕綃(qīng xiāo):細薄的絲織品。 紈扇(wán shàn):用紈絝織成的扇子,富貴之意。 漢皋(hàn gāo):指漢代文學家司馬遷。 搖筆(yáo bǐ):指揮毫寫字。 梧桐(wú tóng):古樹名,葉形似梧桐葉。

翻譯

每個人都珍惜別離時折下的柳枝,但柳枝折斷後卻無法傳達相思之情。與其折斷的柳枝,不如看看輕盈的絹綢畫上垂柳,細細的柳絲如同絲線般柔軟。柳絲被霧氣吸引又被煙霧迷離,日復一日,朝朝暮暮彷彿一直在眼前。尚未經歷秋天,心中仍有遺憾,每當夜晚月色下更加令人憐惜。憐惜與遺憾並存,柳絲的光怪形態在這裏展現。高大華麗的金碧華堂,幽深秀美的長廊通向隱祕的房間。主人莊嚴如故侯,簾櫳玉質比擬斜陽。虛虛實實地接受着輕微的責備,雙鬟不生氣反而顯得親切。女郎用紈扇半遮着面龐,扇上的名花映襯着她的容顏。凝視着這幅畫面,知道這是出自離人之手,你家有花,我有柳。便學着漢皋輕輕揮動絹綢,女郎微微一笑,我又有何感受。揮動筆寫下新詩幾行,驚起的鴻雁不打擾長長的詩篇。玩賞着離魂不由自主,不知道哪些是柳絲,哪些是詩句。梧桐樹上雨滴落下,步步佳句如同聽雪時分在軒中。從此以後,夢境變幻多端,尋夢卻又無法如願。但你若不忘當初的心意,誰能比得上你更風流。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柳枝、絹綢、紈扇等物象來表達離別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將離別之苦與美妙的意境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離別的無奈與遺憾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值得細細品味。

沈守正

明浙江錢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無回。萬曆三十一年舉人。官都察院司務。工畫,擅詩文。有《詩經說通》、《四書叢說》、《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