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郡丞理滕縣事

佐郡勳名兩地傳,兼符真羨吏爲仙。 邑原東魯絃歌舊,人是陽城無字年。 鴻雁漸還中澤集,妖氛長淨綠林煙。 倦遊獨自慚消渴,猶費臨邛重客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郡丞(jùn chéng):古代官職名,地方行政官員之一。 滕縣(téng xiàn):古代地名,今山東省滕州一帶。 勳名(xūn míng):指功勳和名聲。 真羨(zhēn xiàn):真實的羨慕。 吏(lì):官員。 仙(xiān):指道士、神仙。 邑(yì):鄉村。 東魯(dōng lǔ):指魯國的東部地區。 絃歌(xián gē):琴聲和歌聲。 陽城(yáng chéng):地名,今山東省陽谷縣。 無字年(wú zì nián):沒有文字記載的年代。 鴻雁(hóng yàn):大雁。 中澤(zhōng zé):湖泊中心。 妖氛(yāo fēn):邪氣。 淨(jìng):清潔。 綠林煙(lǜ lín yān):綠樹叢中的煙霧。 倦遊(juàn yóu):疲倦的遊歷。 消渴(xiāo kě):解渴。 臨邛(lín qióng):地名,今四川成都一帶。

翻譯

送給張郡丞理滕縣事 [明]李孫宸

在張郡丞的協助下,勳名和名聲傳遍兩地,也被真實羨慕,彷彿官員就是仙人一般。 那個鄉村原本是東魯地區的,曾經傳唱着古老的琴聲和歌聲,而人們卻無法找到陽城的歷史記載。 大雁漸漸迴歸湖泊中心,邪氣逐漸消散,綠樹叢中的煙霧也變得清潔。 疲倦的遊歷讓我感到羞愧和口渴,還要繼續在臨邛款待重要的客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送別張郡丞時的心情。詩中通過描寫鄉村風物和人事,展現了古代官員的風采和詩人的感慨。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感慨,展現了一種深沉的離別情懷。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