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道士處靜軒

軒車從擾擾,窗戶自幽幽。 藥徑人蹤絕,苔階鶴跡留。 平生雙短屐,浮世一虛舟。 即此堪棲隱,何須物外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uān):高閣、亭臺。
  • 擾擾(rǎo rǎo):形容聲音、動靜等輕微而持續。
  • 幽幽(yōu yōu):幽靜的樣子。
  • 藥徑(yào jìng):種滿藥草的小徑。
  • 苔階(tái jiē):長滿青苔的臺階。
  • 鶴跡(hè jì):鶴留下的腳印。
  • 雙短屐(shuāng duǎn jī):雙層底的短靴。
  • 虛舟(xū zhōu):虛幻的船隻。

翻譯

在陳道士的靜軒上題詩 軒車喧囂不斷,窗戶裏透着幽靜的氛圍。 藥草小徑上沒有人的蹤跡,青苔長滿的臺階上留下了鶴的足跡。 一生穿着雙層底的短靴,在這世俗之中如同乘坐一隻虛幻的小船。 就在這裏適合隱居,何必去外面遊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幽雅的場景,通過對軒車、窗戶、藥徑、苔階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一種清靜淡泊的生活態度。詩人表達了對世俗煩擾的厭倦,倡導隱居清靜的生活方式,認爲真正的安寧與滿足並不需要外在的物質享受,而是可以在內心深處找到。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