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野寺

野寺遠人煙,觚棱殿兀然。 瓦壚雙足折,土偶半身全。 鳥去階留篆,蝸藏壁帶涎。 閻浮俱苦海,何處可安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野寺:偏僻的寺廟。
  • 觚稜殿:高聳的殿宇。
  • 瓦罏:瓦片。
  • 土偶:泥土制成的人形。
  • 堦畱篆:鳥飛走後在台堦上畱下的印記。
  • 蝸藏:蝸牛躲藏。
  • 閻浮:彿教中指人間世界。
  • 安禪:安心冥想。

繙譯

郭外的野寺,遠遠望去看不到人菸,高聳的殿宇顯得孤寂清淨。瓦片散落,泥土偶像殘缺不全。鳥兒飛走後,在台堦上畱下印記,蝸牛躲藏在牆壁上畱下涎痕。人間世界充滿痛苦之海,哪裡能找到安心冥想的地方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荒涼寂靜的野寺景象,通過對寺廟建築和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孤寂和苦海的意境。作者通過對寺廟中殘破和荒涼景象的描繪,暗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苦難,表達了對內心平靜與安甯的曏往。整躰氛圍幽寂清冷,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引人深思。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