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秋景韻二十首秋風

蘋末風來拂樹林,砭人肌骨冷森森。 銀釭向夜侵燈影,玉塞連朝結野陰。 紈扇淒涼先入匣,琵琶哀怨漫沾襟。 何須慷慨悲搖落,呼酒香橙樹下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蘋末(pín mò):指蘋果樹葉的末梢。砭(biān):形容寒冷刺骨。銀釭(yín gāng):古代用銀製成的燈臺。玉塞(yù sè):古代用玉製成的塞子。紈扇(wán shàn):細膩的絲織扇子。琵琶(pí pá):古代一種彈撥樂器。慷慨(kāng kǎi):悲痛悲傷的樣子。斟(zhēn):斟酒,倒酒。

翻譯

微風吹過蘋果樹梢,刺骨的寒冷透入人的骨髓。 銀燈臺的光芒透入夜晚,玉製的塞子連續投射野外的陰影。 精緻的絲織扇子早已淒涼地放入匣中,琵琶的哀怨瀰漫在衣襟間。 何必悲傷地搖落,只需在橙樹下斟滿酒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詩人通過描寫微風拂過樹梢、寒冷刺骨的感覺,以及夜晚銀燈臺的光芒和玉塞投射的陰影,表現了秋天的涼爽和寂靜。在詩中還描繪了精緻的絲織扇子和琵琶的哀怨,表達了一種淒涼的情感。最後,詩人提出了在橙樹下斟滿酒香的意象,暗示着在秋天的寂靜中尋找一絲慰藉和安慰。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