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州家觀元承旨危素畫像

虞揭凋零玉署空,堂堂至正獨推公。 氣全河嶽英靈秀,手抉雲霞製作工。 江總歸陳翻恨老,賈生鳴漢早稱雄。 丹青似有無窮意,卻寫南冠入畫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張舒州:指明代畫家張舒州。觀:看。元承旨:明代官職名,指元承旨。危素:指畫像的素描。揭凋:指揭示凋零。玉署:指高貴的官職。至正:指朝代名。氣全:指氣質充滿。河嶽:指大河和大山。英靈秀:指傑出的才華。手抉:指用手挑選。雲霞:指雲彩和霞光。江總:指江山。歸陳:指回到陳列。賈生:指賈誼。鳴漢:指在漢代有名聲。丹青:指繪畫。南冠:指南方的賢士。

翻譯

張舒州家裏觀賞元承旨的危素畫像,畫像揭示了玉署的空虛,但依然莊嚴正直,獨自推崇這位公正的官員。他的氣質充滿了大河大山的英靈秀美,手法精湛,製作工藝高超,彷彿是雲霞間的神工。畫中總是回味着歷史的變遷,陳列着賈生早年的雄才,彷彿畫筆中蘊含着無窮的意境,將南方賢士的風采生動地展現出來。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明代畫家張舒州家中觀賞元承旨的畫像,通過對畫像的描繪,展現了畫像所蘊含的深刻意境和歷史背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修辭手法,將畫像的神韻和歷史人物的風采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歷史的感慨。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