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太史奉使還粵便道過浙覲其尊人官舍

玉河堤畔柳陰陰,客向皇華感別深。 紫燕黃鸝三月道,西湖南海兩鄉心。 石渠業在還供奉,金馬人歸異陸沈。 白社舊遊如問訊,風塵吾已倦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陳太史:指陳繼儒,字太史,唐代文學家。
  • (yuè):指廣東。
  • (zhè):指浙江。
  • 官捨:官員的住所。
  • 皇華:指皇帝的華庭,這裡指宮廷。
  • 紫燕:指紫燕,即紫燕子。
  • 黃鸝:指黃鸝鳥。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南海:指南海,即南部的海洋。
  • 石渠:指石渠道,古代道路名。
  • 金馬:指金色的馬匹。
  • 陸沈:指陸地和水中的沈陽,這裡指沈陽城。
  • 白社:指白社會,古代社交團躰。
  • 風塵:指風塵僕僕的樣子。
  • 朝簪:古代官員早上戴的帽子。

繙譯

在玉河堤旁,柳樹隂隂,客人在這皇華宮殿感受到深刻的離別之情。紫燕和黃鸝在三月的道路上飛舞,西湖和南海兩地的心意相連。石渠道上的事務已經処理完畢,金色的馬匹帶著人們廻到了異鄕的沈陽城。如果有人問起我曾經去過的白社會,我已經厭倦了早上戴著帽子的風塵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玉河堤畔與陳太史告別的情景。通過描繪柳樹隂隂、紫燕黃鸝飛舞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深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地名,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畱戀之情,同時也表現了對旅途的疲憊和對歸家的期盼。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