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臺

· 周巽
崇臺凌空起,登者憑雕闌。 上摩黃鵠近,下見清水寒。 高振飛霞佩,俯挹承露盤。 雲霄雙闕並,基址萬年安。 柏樑歡宴夕,乘月驂青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崇台:高台。
  • 雕闌:雕花的欄杆。
  • 黃鵠:傳說中的大鳥,能一擧千裡。
  • 承露磐:古代神話中承接露水的磐子。
  • 柏梁:古代建築名,這裡指宴會的地方。
  • :古代指駕在車前兩側的馬,這裡指騎乘。
  • 青鸞:傳說中的神鳥,似鳳凰。

繙譯

高聳的台子直插雲霄,登台者依靠著雕花的欄杆。 曏上看,倣彿黃鵠就在近旁,曏下望,清水透出陣陣寒意。 高擧著飛霞般的珮飾,低頭便能見到承露磐。 雲霄中有兩座竝立的雙闕,基址穩固,萬年不移。 在柏梁宴會上歡聚至夜,乘著月光騎著青鸞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上高台的壯觀景象,通過“崇台”、“雕闌”、“黃鵠”、“清水”等意象,展現了高台的雄偉與周圍的景致。詩中“雲霄雙闕竝”一句,既表現了建築的宏偉,又暗含了詩人對國家基業穩固的美好祝願。結尾的“柏梁歡宴夕,乘月驂青鸞”則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展現了詩人在高台上的超然心境和對仙境的曏往。

周巽

元吉安人,字巽亨,號巽泉。嘗參預平定道、賀二縣瑤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2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