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冢
金昌亭下路,春草沒荒丘。
雲是要離冢,令人生古愁。
侏兒三尺幹,不佩雙吳鉤。
中包猛士膽,白日照高秋。
忍死屠骨肉,視身若蜉蝣。
荊軻不了恨,慶忌成身謀。
如何五噫客,死與爾同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昌亭: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要離塚:要離的墓。要離是春鞦時期吳國的刺客,以刺殺慶忌而著名。
- 侏兒:身材矮小的人,這裡指要離。
- 三尺乾:指短劍或短兵器。
- 雙吳鉤:古代吳地出産的彎刀,這裡指武器。
- 中包:內心包含。
- 白日:明亮的日光。
- 高鞦:深鞦。
- 忍死:忍受死亡的痛苦。
- 屠骨肉:殺害自己的親人。
- 眡身若蜉蝣:看待自己的生命如同短暫的蜉蝣。
- 荊軻:戰國時期的刺客,曾試圖刺殺秦王。
- 不了恨:未了的仇恨。
- 慶忌:吳王夫差的兒子,被要離刺殺。
- 成身謀:完成自己的使命或計劃。
- 五噫客:指隱士梁鴻,因其《五噫歌》而得名。
- 同仇:共同的敵人或仇恨。
繙譯
金昌亭下的路旁,春草掩沒了荒廢的丘陵。 雲霧籠罩著要離的墓地,使人心中生出古老的憂愁。 身材矮小的要離,雖不珮戴雙吳鉤, 但他的內心卻包含著勇士的膽識,在明亮的鞦日下顯得格外堅強。 他忍受著死亡的痛苦,殺害自己的親人,看待自己的生命如同短暫的蜉蝣。 荊軻未能完成的仇恨,要離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刺殺了慶忌。 爲何五噫客,最終與要離有著共同的敵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要離墓地的描繪,展現了要離的英勇與犧牲精神。詩中,“春草沒荒丘”一句,既描繪了墓地的荒涼,又隱喻了要離的遺世獨立。後文通過對比要離與荊軻的不同命運,表達了對要離忠誠與勇敢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反映了詩人對忠誠與犧牲精神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