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步踽踽

燕燕步踽踽,飛附陽阿主。燕燕尾涏涏,飛宿昭陽殿。 啄子啄及矢,誓斷涏涏尾。十四月,虹流輝,望堯門,方是耶非。 市犢歸,湢鳳飛,玄宮之人兮,白華綠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燕:燕子。
  • 步踽踽:形容行走孤單的樣子。
  • 陽阿:古代地名,此處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地點。
  • 涏涏:形容羽毛光澤的樣子。
  • 昭陽殿:古代宮殿名,常用於指代皇宮。
  • 啄子啄及矢:啄食箭矢,可能指燕子誤食了箭矢。
  • 誓斷涏涏尾:誓言要剪斷那光澤的尾巴,可能象徵某種決斷或犧牲。
  • 十四月:非正常月份,可能指特殊的時期或事件。
  • 虹流輝:彩虹的光輝,象徵吉祥或變化。
  • 望堯門:望着堯帝的門,堯門可能指古代的某個重要門戶或象徵性的地方。
  • 方是耶非:究竟是對還是錯。
  • 市犢歸:市集上的小牛歸來,可能指平凡生活的迴歸。
  • 湢鳳飛:浴室中的鳳凰飛翔,湢指浴室,鳳凰象徵高貴與不凡。
  • 玄宮:深邃的宮殿,可能指神祕或高貴的地方。
  • 白華綠衣:白色的花朵和綠色的衣服,形容清新的景象或人物。

翻譯

燕子孤獨地行走,飛到陽阿的主人那裏。燕子尾巴光澤閃閃,飛翔在昭陽殿上。 它啄食到了箭矢,誓言要剪斷那光澤的尾巴。在那個特殊的十四月,彩虹的光輝閃耀,望着堯帝的門,究竟是對還是錯。 市集上的小牛歸來了,浴室中的鳳凰飛翔,深宮中的人啊,穿着白花綠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燕子的形象,描繪了一種孤獨與決斷的情感。詩中燕子的行爲和所處的環境,如飛附陽阿主、宿昭陽殿,以及啄食箭矢並誓言剪尾,都充滿了象徵意義。十四月的彩虹和望堯門,增添了神祕和哲理的色彩,反映了詩人對於命運和選擇的深刻思考。結尾的市犢歸、湢鳳飛和玄宮之人,則展現了平凡與高貴、現實與理想的對比,體現了詩人對於生活多重面貌的感悟。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