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鶯曲

紫騮踏花雲滿足,南陌東阡日馳逐。 不如幽谷黃衣郎,好音綿蠻出深木。 鄰家女兒愁別離,楊花卻傍珠簾飛。 樓前關山人未歸,奈何奈何啼黃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騮(zǐ liú):指黑色的駿馬。
  • 南陌東阡:泛指南北方的小路。
  • 馳逐:追逐。
  • 幽谷:深幽的山谷。
  • 黃衣郎:指黃鶯,因其羽毛黃色而得名。
  • 綿蠻:形容黃鶯的叫聲。
  • 深木:茂密的樹木。
  • 楊花:指柳絮。
  • 珠簾:裝飾有珠子的簾子。
  • 關山:指邊疆,也泛指旅途中的艱難險阻。
  • 奈何奈何:表示無奈的嘆息。

翻譯

黑色的駿馬踏着花叢,雲朵般輕盈的腳步在南北方的小路上追逐。 但這一切都不如那深幽山谷中的黃鶯,它的美妙歌聲從茂密的樹木中傳出。 鄰家的女兒正爲離別而憂愁,柳絮卻輕飄飄地飛向裝飾着珠子的簾子。 樓前的邊疆遠行人還未歸來,無奈啊無奈,只有黃鸝在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駿馬的馳騁與黃鶯的歌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聲的嚮往和對世俗追逐的淡漠。詩中「紫騮踏花」與「黃衣郎好音」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黃鶯歌聲的純淨與美好。後兩句則通過描繪鄰家女兒的離愁和樓前未歸的遠行人,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遠行的無奈與感慨。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