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寄遠

清夜江橋別,歸舟失暝煙。 那堪三月暮,獨對落花前。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暮春(mù chūn):指春季的末期,快要過去的春天。 寄遠(jì yuǎn):寄託思念遠方的人或物。 失暝(shī míng):失去了黑暗,指天色漸明。 那堪(nà kān):怎麼能夠。 落花(luò huā):指凋謝的花朵。

翻譯

在清澈的夜晚,江邊的橋上告別,回船在朦朧的霧氣中消失。 怎麼能夠忍受三月的暮色,獨自面對飄落的花瓣。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在暮春時節寄託思念之情的場景。詩人在夜晚清澈的江橋上與別人告別,回船漸漸消失在朦朧的霧氣中。詩人感嘆難以忍受三月末期的暮色,獨自面對飄落的花瓣,表達了對遠方人或物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之情。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