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德公疏救黃幼元廷杖尋奉詔釋於其歸也作此以贈

未迴天怒雪霜紛,灑血陳詞叫帝閽。 任戇久能容汲黯,免冠故敢救朱雲。 風傳太學幡猶立,名動宸旒草莫焚。 盛代即今寬黨禁,好將廚俊報明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疏救(shū jiù):解救;黃幼元(Huáng Yòuyuán):指被囚禁的人名;廷杖(tíng zhàng):指在朝廷中受到責罰;帝閽(dì hūn):指宮廷的門衛;戇(gàng):愚蠢;汲黯(jí àn):指古代傳說中的人名;冠:戴冠,指受封爲官;朱雲(Zhū Yún):指被囚禁的人名;太學:古代的學校;宸旒(chén luǐ):指皇帝的旗幟;黨禁:指對政治黨派的限制;廚俊(chú jùn):指有才華的人。

翻譯

天空中的怒氣還未消散,飄落着雪花和霜露,滴下的血跡訴說着陳詞,呼喚着宮廷的門衛。即使是愚蠢的人久經容忍也能包容汲黯,不戴冠冕的人也敢去解救被囚禁的朱雲。風傳着太學的旗幟仍然高懸,名聲傳遍朝野,草木不敢焚燒。在這個盛世,即使在今天也寬鬆了黨派的限制,願將有才華的人奉獻給明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救援被囚禁者的場景,表現了作者對仁義之舉的讚賞和對明君的忠誠。通過對古代宮廷中的權謀和仁愛之舉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正直和仁愛的嚮往,同時也表達了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思考和期望。整體氛圍莊重而又充滿力量,展現了作者對理想和價值觀的堅守。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