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雪藏上人將還匡廬

未識匡山面,逢師似已經。 雲巒光在眼,筆墨性能靈。 言下三乘法,圖中五嶽形。 倦遊何處去,風雨路冥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匡廬(kuāng l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也指道教中的某位高人。

翻譯

送別雪藏上人,將要回匡廬。雖然我還未曾見過匡山的真面目,但遇到您就彷彿已經領悟到了。山巒的光輝在眼前閃耀,您的筆墨展現出非凡的靈性。您言傳下來的三教合一的法門,畫中的五嶽形象。我不知疲倦地遊蕩,不知道何處前往,只感受着風雨中前行的模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雪藏上人的情景,表達了對上人高深的學識和道行的敬仰之情。詩中通過對匡廬、匡山、三乘法、五嶽等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嚮往和讚美。整體氛圍幽遠清雅,意境深遠,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覺。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