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和尚索水巖研贈之系以詩

文字因緣未脫離,參禪欲轉寶峯機。 雖然不解東坡帶,也爲山門贈研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索水巖研:索水巖,地名,研指硯臺。
  • 參禪:佛教術語,指通過冥想等方式修行,以達到精神上的覺悟。
  • 寶峯機:寶峯,地名,機指禪機,即禪宗的教義或修行方法。
  • 東坡帶:指蘇軾的詩文風格或其人。
  • 山門:寺廟的大門,常用來代指寺廟。
  • 贈研歸:贈送給山子和尚的硯臺,歸指歸還或贈送。

翻譯

文字的因緣未曾脫離,我參禪時想要領悟寶峯的禪機。 雖然我不懂得東坡的詩文風格,但我也爲寺廟贈送了硯臺而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文字與禪修之間關係的思考。詩人雖然致力於參禪修行,但並未放棄對文字的熱愛和追求。詩中提到「東坡帶」,暗示了詩人對蘇軾詩文風格的嚮往,但自謙不懂得其精髓。最後,詩人通過贈送硯臺給山子和尚,表達了對禪修和文字雙重追求的堅持,以及對寺廟的敬意和友情。整首詩簡潔而含蓄,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修養和禪修體驗。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