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方孩未先生巡撫粵西十二韻
當今注意新開府,夫子能言舊直臣。
日影虎符明遠色,海波龍戶灑先塵。
八公山氣充函夏,五嶺花香拱壽春。
已引祥鸞鳴足足,全褫猛犬吠狺狺。
深觀南極張形勢,急訊天潢慎齒脣。
山海轉輸須有力,陰陽調護詎非神。
抑奸量使西門豹,移檄懸奔東郭㕙。
座極長風通浡潏,旗盈高角動嶙峋。
躔星欲借三臺近,捷羽因推百粵頻。
揮手蜃煙銷旦夕,披心蠻部固尊親。
獨揚周代歌元老,已靖唐邊信大人。
銅柱直堪依日月,玉堂應創畫麒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送:恭敬地送別。
- 方孩未:人名,方孩未先生。
- 巡撫:古代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 粵西:指廣東西部地區。
- 十二韻:指這首詩每句的尾字押韻,共十二個韻腳。
- 虎符:古代調兵的信物,此處比喻權力。
- 龍戶:指海邊居民。
- 灑先塵:比喻先行掃清障礙。
- 函夏:指中原地區。
- 壽春:地名,今安徽壽縣。
- 祥鸞:吉祥的鳳凰。
- 足足:鳳凰的叫聲。
- 褫:剝奪。
- 猛犬:比喻兇惡的人。
- 狺狺:狗叫聲。
- 天潢:指皇族。
- 齒唇:比喻言語。
- 西門豹:戰國時期魏國名臣,以智謀著稱。
- 東郭㕙:古代傳說中的狡猾之獸。
- 浡潏:水波涌動的樣子。
- 高角:指軍中的號角。
- 躔星:指星辰的運行。
- 三臺:星名,象徵高位。
- 捷羽:比喻迅速的消息。
- 百粵:指廣東一帶的少數民族。
- 蜃煙: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事物。
- 蠻部:指邊遠地區的民族。
- 銅柱:古代立在邊疆的標誌。
- 玉堂:指朝廷。
- 畫麒麟:比喻功臣的畫像。
翻譯
在當今時代,特別關注新任的巡撫,這位先生是一位能言善辯的舊日直臣。陽光照耀下的虎符顯得格外明亮,海邊的居民已經先行掃清了障礙。八公山的氣息充滿了中原,五嶺的花香環繞着壽春。已經引來了吉祥的鳳凰鳴叫,完全剝奪了兇惡之人的囂張。深入觀察南方的形勢,急切地關注皇族的言語。山海的轉運必須有力,陰陽的調護難道不是神力嗎?抑制奸邪,像西門豹那樣量才使用,移檄文,像東郭㕙那樣迅速奔走。座席上的長風通達水波涌動,旗幟上的號角聲震動山巒。星辰的運行似乎想要接近三臺星,迅速的消息推斷百粵地區頻繁。揮手間海市蜃樓的幻象消失,披心置腹地鞏固與邊遠民族的關係。獨自揚起周代的歌聲讚美元老,已經平定了唐邊的邊境,相信大人的力量。銅柱直立,足以依靠日月,玉堂中應當創作功臣的畫像。
賞析
這首詩是陳子升爲送別方孩未先生巡撫粵西而作,詩中充滿了對先生的讚美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虎符」、「龍戶」、「祥鸞」等,展現了先生的威嚴和吉祥。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先生治理粵西的期待,希望他能夠像西門豹那樣明智地治理,像東郭㕙那樣迅速行動,有效地管理和保護邊疆。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也表達了對國家邊疆安全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