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臺新柳詩十首和王礎塵

折柳條長三月三,粵臺正月已毿毿。 可知天上星辰位,柳宿分明列在南。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台:指廣東的台地。
  • 毿毿(sān sān):形容柳枝細長的樣子。
  • 柳宿: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宿名,屬於南方七宿之一。

繙譯

在三月三日,我折下了柳條,廣東的台地上,柳枝在正月就已經細長柔軟。 可以想象天上的星辰位置,柳宿清晰地排列在南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廣東台地初春的柳樹,以及聯想天上的柳宿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天文知識的興趣。詩中“毿毿”一詞生動地描繪了柳枝的柔美,而“柳宿分明列在南”則巧妙地將地上的柳樹與天上的星宿相聯系,展現了詩人的想象力和對宇宙的敬畏。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情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