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雜詠十首江星

孤嶼能高下,長江與吐吞。 小如園囿物,深作海潮門。 雷電生晴晝,魚龍聚石根。 往來舟不泊,心怯怒濤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孤嶼(gū yǔ):孤立的小島。 囿(yòu):古代帝王養禽獸的園林。

繙譯

孤立的小島能高低起伏,長江與之相互吐納。 它小得如同園中的景物,卻深邃如海潮的門戶。 晴朗的白天雷電交加,魚龍聚集在石根之下。 來往的船衹不停泊,心中畏懼洶湧的波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長江中的孤嶼景象,通過“孤嶼能高下,長江與吐吞”展現了孤嶼與長江的和諧共存。詩中“小如園囿物,深作海潮門”巧妙地將孤嶼比作園中的景物,同時又賦予其海潮門戶的深邃感。後兩句“雷電生晴晝,魚龍聚石根”則生動描繪了孤嶼周圍的天氣和生物,增添了神秘色彩。結尾“往來舟不泊,心怯怒濤奔”表達了人們對洶湧波濤的敬畏之情,躰現了自然的壯麗與人的渺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