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顧天石二首

闢疆文柄昔誰操,睥睨曾空一世豪。 南國舊家名父貴,東林壇坫異時高。 且藏白玉需良价,莫厭緇塵上敝袍。 積雨三城羈緒惡,賦詩休遣夢魂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闢疆:開闢疆域,這裏指掌握文壇的權力。
  • 文柄:文壇的權力。
  • 睥睨:斜視,有傲慢和輕視之意。
  • :使...空無一人,即無人能比。
  • 南國:指南方地區。
  • 舊家:指有歷史的名門望族。
  • 名父:有名望的父親。
  • 東林:指東林黨,明朝末年的一羣士大夫。
  • 壇坫:古代祭祀用的土臺,這裏指政治或學術的中心。
  • 異時:不同的時代。
  • 白玉:比喻美好的才華或品德。
  • 良价:合適的價格,這裏指適當的時機。
  • 緇塵:黑色的塵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敝袍:破舊的袍子,比喻簡樸的生活。
  • 積雨:長時間的雨。
  • 三城: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羈緒:羈旅的心情。
  • :不好。
  • 賦詩:寫詩。
  • 休遣:不要讓。
  • 夢魂:夢中的靈魂,指夢。

翻譯

曾經是誰掌握着文壇的權力,傲視羣雄,使得世間豪傑都顯得黯然失色。南方有着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他們的父親也是聲名顯赫。東林黨的政治和學術中心在不同的時代顯得尤爲崇高。暫且將美好的才華和品德隱藏起來,等待合適的時機,不要厭倦世俗的污染,即使它玷污了簡樸的生活。長時間的雨水使得三城之地變得陰鬱,羈旅的心情也變得糟糕。寫詩吧,但不要讓夢中的靈魂因此而勞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文壇權力的思考,以及對名門望族和東林黨的評價。詩中,「闢疆文柄」和「睥睨曾空一世豪」描繪了文壇權力的集中和傲視羣雄的態度。同時,通過對「南國舊家」和「東林壇坫」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對歷史和時代的深刻認識。詩的後半部分則轉向個人情感,表達了在惡劣天氣和羈旅生活中的苦悶,以及對詩歌創作的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