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蔣莘田大參之任河南提學五首

昔時荒草接城東,今日絃歌滿郭中。 三十六年兵燹後,賴公重啓太平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絃歌:古代指學校裏讀詩,同時配合着琴瑟等樂器,這裏指教育文化活動。
  • :城牆,這裏指城市。
  • 兵燹(xiǎn):因戰亂而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
  • 重啓:重新開啓。

翻譯

昔日這裏是一片荒草連綿的城東,如今教育文化活動遍佈整個城市。經過三十六年的戰亂破壞後,全靠您來重新開啓太平盛世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從荒涼到繁榮的變遷,通過對比昔日的荒草與今日的教育盛況,表達了對蔣莘田大參在河南提學任上能夠恢復文化教育、帶來和平繁榮的深切期望。詩中「三十六年兵燹後」一句,既反映了歷史的滄桑,也突顯了蔣莘田大參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