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溫杜公四首

病來猶荷鍤,老矣欲如何。 手種一叢竹,清風時自過。 隱囊隨散帙,高轂隔垂蘿。 誰肯尋幽僻,門前野草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荷鍤(hè chā):扛著耡頭。
  • 隱囊:隱居時用的囊袋。
  • 散帙:散開的書帙,指書籍。
  • 高轂:高大的車輪,這裡指車。
  • 垂蘿:垂掛的藤蘿。

繙譯

雖然生病了,但我仍然扛著耡頭勞作,老了又能怎樣呢? 我親手種下了一叢竹子,清風時常自然地吹過。 隱居時,我將書籍隨身攜帶,高大的車輪隔開了垂掛的藤蘿。 有誰願意來尋找這幽靜偏僻之地呢?門前野草叢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陳恭尹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心境。詩中,“病來猶荷鍤”一句,既展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也透露出他對生活的無奈。後文通過“手種一叢竹”和“清風時自過”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甯靜淡泊的隱居生活氛圍。結尾的“誰肯尋幽僻,門前野草多”則流露出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堅守和自得其樂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