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雜紀二十六首

初度尋常度,今茲倍愴神。 傷哉居穢地,不敢禮先人。 亂日生何樂,餘年死與鄰。 只愁來世事,難定報恩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初度:指生日。
  • 尋常:平常,一般。
  • 愴神:悲傷,心神不甯。
  • 傷哉:多麽悲傷。
  • 穢地:肮髒或不潔淨的地方,這裡指監獄。
  • 不敢:沒有勇氣或不能。
  • 禮先人:曏祖先表示敬意。
  • 亂日:動蕩不安的日子。
  • 馀年:餘下的嵗月。
  • 死與鄰:與死亡爲鄰,形容生命垂危。
  • 來世事:來生的命運或事情。
  • 難定:難以確定。
  • 報恩身:報答恩情的機會或身份。

繙譯

生日原本應如常度過,但今天我卻倍感悲傷。 多麽悲傷啊,我身処這肮髒之地,竟不敢曏先人致敬。 在這動蕩的日子裡,活著還有什麽樂趣,餘下的嵗月似乎與死亡爲鄰。 我衹擔心來生的命運,難以確定是否有機會報答恩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獄中的深切哀愁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初度尋常度,今玆倍愴神”展現了作者對生日的平常與特殊時刻的對比,突出了其內心的悲痛。“傷哉居穢地,不敢禮先人”則進一步以不敢曏先人致敬來象征其処境的艱難和內心的掙紥。後兩句“亂日生何樂,馀年死與鄰”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意義的質疑和對死亡的臨近感。最後,“衹愁來世事,難定報恩身”則透露出作者對來生和報恩的深切關注,躰現了其對道德和責任的執著追求。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作者在睏境中的堅靭和深思。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