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漢長之官瀧西二首

吾儕何必嘆離居,一札新傳最起予。 南北異邦爲政處,弟兄同日拜恩初。 邑當海徼方遊刃,地僻山中好著書。 瀧水東流三百里,君詩容易到鄉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吾儕(chái):我們這些人。
  • 離居:分別居住。
  • 一札:一封信。
  • 起予:啓發我。
  • 南北異邦:指南北方不同的行政區域。
  • 邑當海徼(jiǎo):邑,指縣城;海徼,海邊。
  • 遊刃:比喻處理事務得心應手。
  • 地僻:地方偏僻。
  • 瀧(shuāng)水:水名,在今廣東省。
  • 鄉閭(lǘ):鄉里,家鄉。

翻譯

我們這些人何必嘆息分別居住,一封新傳來的信件最能啓發我。 你在南方我在北方,各自在不同的行政區域處理政務,而我們在同一天接受了皇恩。 你所在的縣城靠近海邊,處理事務得心應手,而那地方雖然偏僻,卻適合著書立說。 瀧水向東流去三百里,你的詩篇輕易就能傳到家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蔡漢長赴任的祝福與思念。詩中,「吾儕何必嘆離居」一句,既是對離別的豁達,也透露出對友情的珍視。後文通過對比南北異邦的政務,以及對友人所在地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友人能力的肯定和對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願。結尾的「瀧水東流三百里,君詩容易到鄉閭」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結合,寓意着友人的名聲和詩作將隨瀧水傳遍四方,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的美好期許。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