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月

神龍銜燭地,顧兔亦乘輪。 共此中閨照,分隨出塞人。 露漙光不匝,野闊影無鄰。 候滿年年事,空嗟歸夢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神龍:神話中的龍,這裡指天上的龍星。
  • 啣燭:指龍星口中含有火焰,比喻月亮。
  • 顧兔:古代傳說中月宮中的玉兔,這裡指月亮。
  • 乘輪:乘坐車輪,比喻月亮像車輪一樣在天空中運行。
  • 中閨:指內室,這裡比喻月亮照耀的範圍。
  • 出塞:指出征邊疆。
  • 露漙:露水很多的樣子。
  • 光不匝:光線不均勻。
  • 野濶:廣濶的野外。
  • 候滿:等待月圓。
  • 歸夢頻:頻繁的歸鄕夢。

繙譯

在神話中龍星含著火焰的地方,玉兔也像乘坐車輪一樣在天空中運行。它們共同照亮了內室,也隨著出征邊疆的人一同前行。露水很多,月光卻顯得不均勻,廣濶的野外,月影孤獨無鄰。等待月圓成了年年的事情,衹能空自歎息歸鄕的夢頻繁。

賞析

這首作品以邊塞的月亮爲題材,通過神話中的龍星和玉兔來比喻月亮,形象生動。詩中“共此中閨照,分隨出塞人”表達了月亮不僅照亮了內室,也伴隨著出征的將士,寓意深遠。後兩句描繪了邊塞月夜的孤寂景象,露水多而月光不均,月影孤獨,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辛和將士對家鄕的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塞將士的同情和對家鄕的眷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