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潘子登佘兼五有中元宿雲閣之約以暑極不能久偕樑巨川盧俊斯放舟先歸卻柬潘佘二子
山夾深江入海濤,扁舟來往未雲勞。
新鬆倚岸疑陰淺,短杖隨身怯路高。
塔頂千燈明昨夜,天中孤月待吾曹。
卻緣憚暑參差甚,虛閣誰飛白兔毫。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佘兼五:人名,詩人的朋友。
- 中元:中國傳統節日,辳歷七月十五日,又稱鬼節。
- 雲閣:指高聳入雲的樓閣。
- 憚暑:害怕炎熱。
- 蓡差:不齊的樣子,這裡指因炎熱而未能如約。
- 白兔毫: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白兔擣葯,故以白兔毫喻月。
繙譯
山巒夾著深江滙入海濤,小船來廻穿梭未覺辛勞。 新松依傍岸邊,隂影顯得淺淡,短杖隨身攜帶,山路顯得高陡。 塔頂上千盞燈火昨夜已明亮,天空中孤月正等待著我們。 卻因害怕炎熱,未能如約而至,那虛閣中誰在飛舞著白兔般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山水的景色,以及因炎熱而未能如約的遺憾。詩中“山夾深江入海濤”展現了壯濶的自然景象,“新松倚岸疑隂淺”則細膩地刻畫了岸邊松樹的隂影。後兩句通過“塔頂千燈”與“天中孤月”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與期待之情。結尾的“憚暑蓡差甚,虛閣誰飛白兔毫”則巧妙地以月喻人,抒發了因炎熱而未能與友人相聚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