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歌辭八首

劍室雙金龍,夜夜鳴中篋。 不能青天飛,枉用張鱗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瑯琊:古代地名,今山東省臨沂市一帶。
  • 王歌辤:王氏所作的詩歌。
  • 陳恭尹:明代詩人。
  • 劍室:藏劍的地方。
  • 金龍:指劍柄上的龍形裝飾。
  • 中篋:小箱子,這裡指劍匣。
  • 鱗鬣:魚的鱗片和獸的鬃毛,這裡比喻劍的鋒利和威武。

繙譯

藏劍的地方裡,劍柄上的兩條金龍,每夜都在劍匣中鳴響。 它們不能像在青天上飛翔,白白地展現著鋒利的鱗片和威武的鬃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劍與金龍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劍與金龍象征著力量與威嚴,但它們卻被睏在劍匣之中,無法施展其應有的作用。詩中的“不能青天飛”與“枉用張鱗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涼與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時代的不滿與個人的抱負。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