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發甘竹灘

灘頭潮落樹昏昏,夜半移舟出水村。 一渚暗雲迷大雁,片帆春雨下江門。 愁來每失芳菲節,老去多慚父母恩。 明日岡州花下醉,此心持與故人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甘竹灘:地名,具體位置不詳,應爲詩人夜發之地。
  • 昏昏:形容天色昏暗。
  • 移舟:移動船隻。
  • :水中的小塊陸地。
  • 暗雲:烏雲,形容天空陰沉。
  • 大雁:一種候鳥,常用來象徵遷徙或思念。
  • 片帆:指船上的帆,形容帆小。
  • 春雨:春天的雨。
  • 江門:地名,位於廣東省。
  • 芳菲節:指美好的時節,這裏可能指春天。
  • 岡州: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花下醉:在花下飲酒至醉。
  • 故人:老朋友。

翻譯

夜晚從甘竹灘出發, 潮水退去,樹木在昏暗中顯得模糊。 半夜時分,我移動船隻離開水邊的村莊。 一片小洲上,烏雲密佈,大雁的身影難以辨認。 一葉小帆在春雨中向江門方向駛去。 憂愁來臨時,我常常錯過美好的時節, 年老之後,更多地感到對父母的恩情難以報答。 明天我將在岡州的花下醉倒, 這顆心將帶着這些話,與老朋友分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從甘竹灘出發的情景,通過潮水、樹木、小洲、大雁、春雨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朦朧而憂鬱的氛圍。詩中「愁來每失芳菲節,老去多慚父母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未能盡孝的深深感慨。結尾的「明日岡州花下醉,此心持與故人言」則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