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後一日王孝揚將軍招同張桐君樑藥亭屈翁山張超然家獻孟集倚劍堂時牡丹盛開即事分賦

折簡相招路未遐,羣賢畢至興彌嘉。 春風好續蘭亭會,南國今開洛下花。 戲綵衣邊疑舞袖,驚人詩裏見餘霞。 明朝定有江郎筆,傳出山陰內史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巳:古代節日,農曆三月初三。
  • 折簡:古代用竹簡書寫,折簡即寫信。
  • :遠。
  • 蘭亭會:指東晉時期王羲之等人在蘭亭的聚會,著名的《蘭亭集序》即由此而來。
  • 洛下花:指牡丹,因洛陽牡丹聞名,故稱。
  • 戲綵衣:指穿着綵衣的舞蹈。
  • 餘霞:指晚霞,比喻詩句的美麗如晚霞般絢爛。
  • 江郎筆:指江淹的文筆,江淹是南朝著名文學家,以文筆著稱。
  • 山陰內史:指王羲之,他曾任山陰內史,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

翻譯

接到邀請函,路途並不遙遠,衆多賢士齊聚,興致格外高昂。 春風中,我們繼續着蘭亭的雅集,南國的今天,盛開着洛陽的牡丹。 舞蹈中彷彿看到綵衣飄飄,詩句裏閃現出晚霞般的絢爛。 明天定會有江淹那樣的文筆,將這場山陰內史家的盛會傳揚出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上巳節後的一次文人雅集,通過春風、牡丹、舞蹈和詩句等元素,展現了聚會的熱鬧與文人的雅緻。詩中「蘭亭會」與「洛下花」相映成趣,既表達了對古代文人雅集的嚮往,又讚美了牡丹的盛開。末句以江淹的文筆和王羲之的書法作比,預示了這次聚會將會被後人傳頌,充滿了對文化傳承的自信與期待。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